找到相关内容127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谈六身修习

    有不律仪律仪二法,所谓不律仪者,就是对眼之见色不加防护。不防护的结果,则无明合障、世间贪爱、恶不善法等等,就会漏进到道心内面去。使无漏的道心成为有漏,有漏即是忧悲恼苦的根源,所谓律仪者,就是于眼之...善系心。系心四念处即住七觉分。修七觉分成就,于欲漏心不缘着,心即得解脱;于有漏心不缘着,心得解脱;于无漏心不缘着,心得解脱。   为了使心不缘觉、得解脱,又得修“律仪”。所谓...

    许智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5265883.html
  • 问:持戒中“开”和“遮”具体指什么?

    是罪恶,而佛教为了防止世人的讥嫌,避免由此引发其他犯罪,故制此戒。例如饮酒、轻秤贩卖、掘地伤生等;因为饮酒多有过失,能引发毁犯其它戒,所以佛陀特意遮止,不许毁犯,才能守护其余之律仪。若犯遮戒则称遮罪。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385577414.html
  • 问:什么是七众?

    向佛日之德也。) [二、比丘尼](亦名苾刍尼),梵语尼,华言女。大智度论云:尼得无量律仪,故应次于比丘。又佛以仪法不便,故在比丘之后。 [三、沙弥],梵语沙弥,又云室利摩理洛迦,华言息慈。谓止息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7553180014.html
  • 江苏常熟兴福寺隆重举行慧云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

    演教,并致答谢词。慧云法师在答谢词中表示他将谨记长老和领导的教诲及嘱托,率领兴福寺两序大众,同心同德,学修并重,以戒为师,严守律仪。秉承祖师大德之宗风,发扬佛教优良传统。 常熟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9/19274391090.html
  • 有关业的若干考察

    、语业留下其习惯性的余势力─身、语业的无表业。善的无表业称为“律仪”或“戒”(善戒),不善的无表业称为“不律仪”或“...或机缘时,会发挥防护戒体,防非止恶的作用。戒被称为“律仪”,律仪是指防护恶不善之意。如同善的身业、语业留下习惯力,恶不善的身业、语业也会留下它的习惯性余势力,此称为&ldquo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648008.html
  • 江西佛学院2006年第六届招生简章

    报考条件 1、在寺院出家一年以上,爱国爱教,遵纪守法,信仰虔诚、严守律仪的沙弥或比丘。 2、中级班初中文化程度、高级班高中文化程度、研修班大专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学历。 3、年龄在十八至三十岁...)一寸照片3张,随同报名登记表用挂号信寄往我院招生办公室,经审核后,发给准考证。 五、课程设置: 丛林清规、沙弥律仪、比丘戒、菩萨戒、佛学基础、中印佛教史、二课合解、竹窗随笔、缁门崇行录、各宗大意...

    江西佛学院

    |江西佛学院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3/1055343297.html
  • 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弘法社青年佛学进修班招生简章及报名表

      佛学进修班:50人     四、课程设置:   第一年第一学期:《十善业道经》、《在家律仪》   第一年第二学期: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、《佛法概论》   第二年第一学期: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   第二...主讲《在家律仪》 则慧法师闽南佛学院学报编辑主讲《十善业道经》 靖淳法师闽南佛学院学报编辑主讲《佛法概论》 田宇法师闽南佛学院讲师主讲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 厦门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弘法社...

    南普陀

    |闽南佛学院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7/1356244856.html
  • 四部宗义要略(一)

    上文即可了知。  三、声闻  彼决定属声闻种姓者,行八别解脱律仪。复次以四刹那分别观四谛,首观非常,如是而证“补特迦罗我”离实有(离我执)。  【释】别解脱律仪(Pratimoksa波罗提木叉)分八:一苾刍(比丘)律仪;二苾刍尼(比丘尼)律仪;三正学律仪;四勤策律仪;五勤策女律仪;六近事男律仪;七近事女律仪;八近住律仪。  四谛十六行相:一观苦谛修四行相︱︱1 非常、2 苦、3 空、4 无我;二...

    敦珠法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0862108.html
  • 菩萨戒疑义(下)

    地论》。)  《瑜伽师地论》说摄律仪戒即七众别解脱戒。《戒论》中引《菩萨戒二十颂难释》说:“当知别解脱律仪,是菩萨戒支分,而是一体故。”然而,虽是支分,也不应以它作全即菩萨律仪。如我们在前面讨论“所依”时说的:止息诸业虽同于别解脱戒,但止息业缘和利益于他却不通别解脱戒,不应以偏代全。《戒论》又作解释,其中有云:“菩萨律仪除于身口七支方便开许,余应如别解脱戒。”则是直以别解脱戒的别相为菩萨戒,这更是...

    尘 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2667255.html
  • 提升当代佛教社会形象最佳途径略谈

    的诋毁态度也改为恭敬。太虚严于律己,爱教更甚爱身,及其应对指责的善巧方式至今值得效法。   太虚大师还认为:僧与俗的区别全在于律仪律仪的内核是慈悲、坚忍、勤勇、智慧诸德行,其表现为纪律和威仪。有律仪,个人前后一贯,群众彼此和合,行动整齐,态度严肃,外貌庄重。依律仪而行,可以改造身心,变化气质,构成僧伽之品格。他在《僧教育要建筑在律仪之上》这篇文章中号召学僧们,如果你们有志使中国死气沉沉的僧伽们...

    邓子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3356807.html